傳媒視角
【中國青年報】小樓留下的大師背影
如今的中關(guān)村“特樓”13號
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在北京市中關(guān)村,你很難發(fā)現(xiàn)一個名叫“科源社區(qū)”的地方。早已生銹的鐵門旁,豎著一塊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面的“科”字斑駁剝落,剩下了“斗”字。不遠處,在號稱“中國最時尚的電子商城”的鼎好大廈的墻壁上,一塊足有5層樓高的LED顯示屏幕,正滾動播放著聯(lián)想最新的筆記本電腦廣告。
就像萬花叢中的一株小草,“科源社區(qū)”完全被淹沒在喧囂的鬧市中,特別是其中三棟樓號為中關(guān)村13號、14號、15號的灰磚小樓。很少有人知道,這些名為“特樓”的建筑里,先后住過新中國科學界的數(shù)位巨擘。除了人們熟悉的“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和錢三強、中國實驗胚胎學的創(chuàng)始人童第周外,還有氣象學家趙九章、中國核物理的開拓者趙忠堯、中國實驗原子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楊承宗,甚至包括語言學界“一代宗師”呂叔湘和第一個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的思想家顧準等人。
“少時與他們?yōu)猷彛媸且簧沂??!?006年,旅居加拿大的蔡恒勝回國,依舊青灰的磚墻讓他的記憶鮮活起來。身為中國昆蟲生態(tài)學奠基人蔡邦華的兒子,他和家人從1953年起居住在這里,直到1966年搬離。
回到北美,他決定用筆墨留住這段回憶。兩年后,中國分子光譜研究的先驅(qū)者柳大綱之子柳懷祖也加入其中。2011年上海書展前夕,這本題為《中關(guān)村回憶》的回憶錄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集結(jié)了28位新中國第一代杰出科學家的子女們對其父輩的回憶。
“我們要留一個真實的他們給后人?!绷鴳炎嬲f。他表示,這本著作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而是側(cè)史,即子女眼中的科學家們。
當時的中關(guān)村還是一片種著小麥和白薯的農(nóng)田
很少有人知道,趙忠堯、童第周和蔡邦華曾被稱為“三只老虎”。這個外號來源于他們都出生于1902年的虎年,又碰巧在特樓做了鄰居。
“三只老虎”比鄰而居的正是中關(guān)村13、14、15號樓,每棟3層,總共48戶。住戶包括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32人,194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9人。在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wù)隆鲍@得者中,有8位曾經(jīng)居住在這里。
作為書稿的組織者,柳懷祖是1955年隨著父母住進特樓的。當時,在這位高中生的眼里,中關(guān)村還是一片種著小麥和白薯等農(nóng)作物的田地?!氨8K隆边€是座廟宇,改成小學后,“黑黢黢”的正殿和偏殿都用作教室。
兩年后搬進特樓的顧南九是顧準的兒子。他回憶說,剛到中關(guān)村感到一片荒涼:“荒草長得比小孩子還高”,南邊有很多墳地。
相比之下,建造于1951年后的特樓洋氣極了。如今已經(jīng)71歲的柳懷祖提起筆來,幾下便勾勒出特樓的平面圖:中間的14號樓呈“一”字型,“L”型的13、15號樓如兩翼般東西而立;樓前是座圓形的小花園,“外面一圈是冬青,里面種著各種花草”。
“國家那時是盡可能地照顧了?!绷鴳炎婊貞浾f,一梯兩戶的屋子很寬敞,只是房間之間的隔斷是用木板和葦子釘上去的,外面抹上泥巴和白灰,“一拳可以打一個洞”。
這位中國科學院原任辦公廳主任一邊用鉛筆畫出單元門棟,一邊念叨出那些名字:“13號樓,這里是楊承宗,這里是熊慶來,這里是顧準……14號樓,這里是錢學森,這里是錢三強、何澤慧夫婦,這里是貝時璋,這里是趙忠堯……我們老頭是15號樓313,呂叔湘是314,王淦昌和趙九章是311和312……”
“特樓里不僅學界泰斗薈萃,而且有的師徒同樓。”蔡恒勝說,14樓里貝時璋的夫人是對門錢三強夫人何澤慧的老師,而住一層的趙忠堯又是錢三強就讀清華大學物理系的老師。
當時,人們也會看到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的身影。這位“文革”后首批中科院的研究生,也偶爾來此向前輩們請教。
一張薄薄的便簽,很快畫滿圈圈點點,平面圖上,新中國一代科學家漸漸顯現(xiàn)出來。
正是在這片荒郊上,他們一手創(chuàng)建了中國現(xiàn)代科學的研究所群落,其中包括中科院近代物理、地球物理和應(yīng)用物理三個研究所,號稱科學城中第一樓的原子能樓,實驗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所,四個社會科學研究所——文學所、經(jīng)濟所、語言所和哲學所;他們也完成了“兩彈一星”、“中國綜合自然區(qū)劃”、“質(zhì)子靜電加速器”、“地質(zhì)部地球物理勘探(發(fā)現(xiàn)大慶油田)”等重大科技項目,使一些學科完成了在中國從無到有的發(fā)展過程。
他們像是再普通不過的人,在大街上走著,根本看不出來是大科學家
“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梁,”柳懷祖說,“又是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人?!彼傆浀?,那些叔叔伯伯在樓梯上遇到,就“老張、老王、老李”地打著招呼,“在街上走著,哪能看出是大科學家”?
其中的很多故事和細節(jié),說起來讓人難以置信。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貝時璋等4位學部委員每周都在院子里等一輛吉普車,去文津街的科學院上班;每天早上,錢三強都會準時出現(xiàn)在中關(guān)村小賣部門口,排隊領(lǐng)取牛奶,中午又出現(xiàn)在中關(guān)村小學的街道食堂里,為外孫們打飯,直到生病住院的前一天;《中國植物志》的主編林镕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午飯都是包子——原因是他去食堂排隊總有人讓位,他故意去晚,學生又把飯端到辦公室,最終他只好夏天吃涼包子,冬天把包子放在暖氣上,以至于大家都知道“林伯母每天早上5點就起來蒸包子”。
據(jù)王遵明回憶,父親王淦昌在生活上從沒有什么要求。家里用的桌子和柜子,油漆大都已經(jīng)脫落。父子倆有段玩笑話:“家里連小偷也不愿光顧,倒是挺安全的。”
柳懷祖也回憶,直到父親去世,家里都沒有像樣的家具,貯存物品用的還是父親1949年回國時裝書的舊木箱。無論是在生活享樂方面,還是場面派頭方面,他們都沒什么訴求。正如貝時璋所說,“學問要比勝似我者,生活要看不如我者”。
“那時的氛圍和現(xiàn)在不一樣。”柳懷祖表示,近年來發(fā)生的校長剽竊論文之事,在父輩們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幾年前他為父親出版紀念論文集,很多學生要求在一些本由他們署名的文章加上大綱先生的名字后收入該論文集。
“很多論文是他的思想,是在他的指導(dǎo)下完成,甚至有他很多的工作。但他堅決要把自己的名字抹去,不像現(xiàn)在的有些導(dǎo)師。”柳懷祖說。
1951年,著名物理學家小居里夫人的弟子楊承宗揣著導(dǎo)師親自頒發(fā)的博士學位回國,帶著一家老小住進了中關(guān)村13號樓105。在兒子楊家雷看來,一家人擠在木凳、床板搭就的“鋪板床”上睡覺、經(jīng)常入不敷出的生活并沒有消磨父親的精神。
這位因留學法國而得名“法楊公”的學者曾因擔心同事、學生受到輻射,親自進行最危險的工作——直接暴露在鐳溶液高強放射的照射之下。在操作時,他囑咐身邊的人站在他背后,這樣他可以擋去一部分射線。當時,在場數(shù)人都記住了這位“原子能功臣”寬厚的肩背。
這件事做得太遲了,我的兒子都未必知道他爺爺?shù)氖聝?,更別說我的孫子了
“這件事做得太遲了,我的兒子都未必知道他爺爺?shù)氖聝?,更別說我的孫子了?!绷鴳炎嫣崞饋砗苁沁z憾。
2010年,答應(yīng)一個月交稿的郭沫若之子、理論物理學家郭漢英突然與他失去聯(lián)絡(luò)。他把電話打過去,才得知郭漢英去世,遺物中留下的書稿也成為遺作。他又花大力氣去尋找分析化學家梁樹權(quán)和高分子物理學家錢人元的后人,一無所獲。
不僅如此,起初郭沫若和顧準等人的后代因為不想觸及傷痛回憶,都不愿參與寫作。不少交稿的科學家后人,又因為對“文革”懷有心結(jié),表示無法“就科學家寫科學家”。為此,柳懷祖專門召集老友們開過兩次座談會,強調(diào)將眼中和心中的科學家們“還原”。
郭漢英在《憶郭老二三事》一文中,并沒有對世人對郭沫若的評價做出解釋。在寫到1969年“批判愛因斯坦相對論”風波時,他突出了父親的無奈和堅決:“公開反對批判相對論難以奏效,而默認這種愚蠢的批判泛濫下去,后果將更為嚴重?!蔽哪┧偨Y(jié)說:“時代造就了郭老,郭老也反映了時代?!?/P>
其實對柳懷祖自己來說,父母在“文革”期間被誣陷為“美國特務(wù)”的經(jīng)歷,讓他至今心有余悸。當時,柳大綱被“四人幫”隔離審查:“如果你不是特務(wù),你為什么要放棄國外那么好的條件回來?”這個問題令老教授啞口無言。
1958年,顧準被打成了右派,一家人在特樓住不下去了,就搬到顧準妻子汪壁在建筑工程部的住所;童第周、柳大綱先后在“文革”期間被趕了出來,被迫遷進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1970年,真菌學家鄧叔群帶著淤血與傷痕在14號樓105中去世;楊承宗直到1994年還住在14樓宿舍,冬天冷得老人把棉背心纏在腰間。
如今,大師們的背影早已遠去,特樓大多為出租戶所居住。敲開13樓一層住戶的門,或拉住樓前散步的老者,問“貝時璋是誰?王淦昌是誰?”反應(yīng)都是搖搖頭。